一个极其真实的故事,道出阶层差距和教育焦虑的本质
今天文章有录音哦~
先来和大家说一个,我的教授分享的真实的故事。
教授A,当年同时在曼哈顿三所学校带班试点STEM课程,一所是曼哈顿非常顶尖的私校(据说川普女儿读过,我没去考证哈)、一所是排名中等的普通公立学校,一所是在哈雷姆区(Harlem)的公校,治安很差,也非常贫困的区域。
她教的都是4、5岁孩子的科学,有一天她带了一些动物植物的标本到课堂,想进行归类和提问的思维启蒙。
我们上课的课堂上,她也把这些东西带来了
她先把这些东西放在桌上,让孩子们自由讨论和探索。这是常用的思维引导的起点,本来挺平常的课程开始,却有了巨大的差别。
哈雷姆区的这些孩子们只认识两样东西:鸽子和老鼠(这是曼哈顿特色,有些地方是有老鼠),对于其他东西都是一无所知。而且他们大部分人似乎对这些东西也不感兴趣。
普通公校的孩子们就会把其中某些标本和自己的个人经历联系起来,比如父母曾经带着去博物馆看到过什么,某个夏天海边度假遇到过什么,等等。
而第三所私校的孩子们不仅仅可以和个人经历联系起来,不少孩子都是自发地会提到很多知识点,有生物链的、有关于考古的,也都提到这是父母平时交流时分享的。还会自发地向教授提问,想要确认是否是这样的。
当时听完教授分享后,我蛮感概的,现实其实真的很残酷的,出身阶层是无法回避的问题。美国曾经有过研究发现,父母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就会影响孩子的今后竞争实力。
相信不少朋友读到这也会有这样的感触吧,但分享这个事情给大家,肯定不是为了增加无谓的焦虑和沮丧,重点是故事的后半段。
教授说,她已经有40多年的教龄了,每次都会分享这个故事。因为她至今还记得当年和她一起的年轻助教老师们的反应。
有一个被分配到哈雷姆区的年轻助教还特地找教授谈话,她希望可以像她同学一样,分到那个上东区的私校,她觉得来现在的校区进行实习,会影响她毕业表现的。
当时,教授就和她说,姑娘,你现在还没做母亲也许体会不到这种心情。教怎样的学生就好比我们有怎样的孩子一样,我们没得选的,用心教好现在这一个个孩子,而不是去幻想拥有那些理想中的孩子。
而且,你一定要记得,这是“可以改变的情况”,起点不能变,但后面的那条路,是你、我、我们,一起可以共同提高的。
教授最后说了一句话,教育的真正起点,是养育者和教育者的思维模式。
因为我所在的班级都是未来要做老师的同学,所以教授说的是针对教育工作者。但那天我坐在课堂听到这段话后,作为家长也是很触动的,不由自主地就想到了你我。
最近很火的一本书《我是个妈妈,我需要铂金包》,好多朋友会后台留言和我分享一些公号写的文章,我看到每篇文章下面都会形成大概三大主要评论阵营:
看完这些,普通人如我,更加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了;
原来美国贵族家长也都这么焦虑,我就放心了;
我反正佛系到底,像她那样活的那么累,没必要。
其实我相信生活在曼哈顿的不少朋友一定有体会,这本书里有过多的渲染和加工成分了,可以说更趋向于“小说演绎”。
但它就是火了啊,因为现在这个时代,贩卖焦虑太容易了,宣泄情绪来讨好大家也太容易了。
1个故事,1000个人读,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,这一点没有问题。但每次读完故事,我经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,看完这个,我得到了什么?
如果只剩下焦虑和情绪宣泄,那么可以肯定的,这一定是错的。
看别人的故事,要长自己的见识;
千万别变成了看别人的故事,打击了自己的士气,弄乱了前进的步伐。
归根到底,教授分享的这个故事也在提醒了我们一点,别总死命推孩子,真的要怕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,那么就死命推自己吧(推荐阅读->有钱才能见世面?普通家庭这么做同样可以打开孩子的眼界)。
这也是我当时微博上转的时候那句评论的意思,曼哈顿这边很多“old money“的家庭教育真的是几代传承,我们所以为的别人鸡血,也许只不过是他人日常生活而已。
不是说绝对不要去看那些鸡血故事,可以看,但不妨转化视角,不要只看故事,我们终究无法成为故事里面的人,而且很多时候我们也无法得知故事的真实性有多少。
但可以多去挖掘背后的思维,从他人故事学到思维的能力,或者看到思维陷阱。
少聚焦在“啊,他们有这些,我们没有”的故事本身上,多透过故事去追问“根据我现在所拥有的,我可以做什么”。
闺蜜曾经分享了某篇文章给我,一个劲觉得自己没送孩子上编程课输了。然后她会把自己孩子现在出现的问题,对照文章,然后归因到都是没有及时上课导致的。
其实那篇文章最后有个编程课的推广,但即使这样,闺蜜还是觉得同样5岁的孩子,她儿子和文章故事里的孩子差了一大截。
我当时就和她有过这样的对话:
她如此推娃学编程到底是为什么?
这是个美国很热门的概念,国内也很热了
那为什么会热门呢?这对孩子成长发展到底有什么作用?
嗯,可以培养思维能力
思维能力很大的一个词啊,具体来说是什么呢?
比如,解决问题能力,逻辑能力吧
嗯,这些能力的确很重要。你家孩子现在5岁,你先来评估一下,你自己觉得他发展的如何?
我家解决问题能力还是不错的,我平时也会注重买你所说的“聪明”玩具,鼓励他自己动手试错,比如。。。。(省略1千字)。
真好啊,那如果现在开始做个计划,你觉得你孩子哪些还可以再提高呢?
那是当时我和闺蜜一部分对话,聊到最后,闺蜜自己得出了一个结论:
看别人家孩子的故事,瞎焦虑恐慌没啥用,找心理平衡也没啥用,关键还是踏踏实实从自己孩子出发,想想可以从我们的现状怎么一点一点提高。
分享这些,并不是说,大家不要焦虑,不可以比较。相反,没人可以做到真正不焦虑,不比较,因为爱孩子,所以在乎,你我都一样。
但正因为我经历过太多次焦虑的心情了,我深知不是”不焦虑“,而是”管理焦虑“。
意识到焦虑,接纳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,再行动起来,去具体做一些事情,去具体改变一些思维模式。
然后就会发现:原来,焦虑本身也不是什么坏事,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和前进。
人的大脑是具有”刻盘”能力的,只要发生过一次,我们成功管理了焦虑,并且从焦虑中爬出来,而且还进步了。
那么我们就会越来越相信,还能有第二次、第三次、很多很多次。
所有的真正云淡风轻都是这样过来的,所以我分享这些,想告诉每个人,抓住机会锻炼“管理焦虑”的能力。
这并不只是发生在孩子升学考试之时,这从第一次我们奶量不足了,从第一次孩子晚上不肯睡了,从第一次我们意识到生完孩子身材走样了,从第一次我们看到别人家孩子在早教班能说会道了。
从这些点点滴滴开始,每一次都是在加强大脑的“刻盘”能力,不是自暴自弃,不是焦虑爆表,而是实实在在想一下,从明天开始,我可以做什么?
这种“管理焦虑”的能力,或者说是思维模式的转变,最终就会成为我们真正的硬核能力。
那一刻,我们就会知道,没有什么是过不去,无非都是:发现它,接纳它,解决它。
大J叨叨叨
最后还是要再说几句,最近好几篇关于中美教育文章火了以后,我身边的朋友总希望我写一下,看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。
我和她们说的都是,我会写,但我不会去深究真假,故事真假,对我来说真的不重要,我们终究都不会成为那个故事里的人。
应该说,这是我这几年来一直在自我克制的,我们生活在曼哈顿,我知道很多现象写出来就能是爆文,获得大家的情绪宣泄。可是然后呢?这并不是我做这个公号的目的,不能只是为了流量。
我更想分享的是,你我普通人,可以从这里面学到什么,收获什么。这是不讨好的,因为改变他人的思维模式是难且累的,不如情绪宣泄来的爽,但对我来说这是正确的事。
Choose the right way; not the easy way!
就好像我分享小D在曼哈顿这边幼升小的故事《亲历曼哈顿“幼升小”考核:一门艺术课就OK?》,有一位朋友留言所说的:
推荐阅读
点击标题直接阅读
1、近期文章回顾
2、我成长的故事带来的一些启发
3、学龄前教育理念
微信改版了
想看往期历史推送
点击下方阅读原文